心理健康咨询热线:029-88623959
作为近几年大热的一部真人秀节目《令人心动的offer》可以说是一部当代年轻人职场图鉴,从八个律师实习生身上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。每一位都是性格鲜明且优秀的职场新人。最后在一群“神仙打架”里,何运晨,李浩源,邓冰莹拿到了令人心动的offer。有网友质疑为什么是他们仨,而我却觉得实至名归。因为他们身上有着职场人必备的“硬件”。
职场不是童话,优胜劣汰肉弱强食是常态。其中,作为唯一拿到offer的女性——邓冰莹,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之所以她能拿到offer很大原因是她有理性思维。大学期间,就曾担任辩论队的辩手,这一经历让她收获条理清晰,思维逻辑满分的技能。天然的优势使得她在工作中也能抛弃女性的感性思维模式,理性看待问题,提高工作效率,因此谁都愿意和她组队合作。也有人评价邓冰莹:“表面看起来温柔且无攻击性,但是一入职场立刻切换专业干练的模式”。
为什么我们却做不到这种切换自如呢?其实,我们大多人都缺少这一份“理性”。
工作不顺心,就撂挑子;
被领导批评,就玻璃心;
被客户说了几句,就哭着要辞职。
在职场上,要的是理性,不是任性!
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自己成为一个理性的人呢?
心理学家阿尔伯特·埃利斯在《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》一书中介绍了一种治疗不良情绪的方法叫做“ABC法则”。
A代表事件或者人,B代表我们的思维方式,C则代表情绪。
一般来讲,我们总认为情绪是由人和事情引起的,其实并非如此,情绪是我们对待事情的不同看法引起的。
比如:两个人闲逛,迎面碰到领导,但对方没有与他们招呼,径直走过去了。有一个人会认为:“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,没有注意到我们。即使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,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。”
而另一个人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:“是不是上次顶撞了他一句,他就故意不理我了,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。”
两种不同的想法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。前者可能觉得无所谓,该干什么仍继续干自己的;而后者可能忧心忡忡,以至于无法冷静下来干好自己的工作。
因此我们想获得理性就需要培养自己的“积极信念”
① 正确看待批评和指责
人都有犯错的时候,但是我们要学会区分批评的成分。问题出现时,有时候领导或同事的指责其实并不是针对你个人,而是从事情结果的角度出发向你提出异议。所以,不要冲动,让情绪左右你的思考。尽量做到“对事不对人”,把自身放小化,事情放大化,着眼于当下的问题,暂时忽略感官的情绪。
② 接受坏情绪,寻找排解方式
职场是个强压力,有挑战的环境,遇到挫折困难产生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,不要积攒压力,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释放压力很有必要。给自己设定情绪发泄的时间和周期,定期清空“心理垃圾”,然后理性回归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