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3个幼稚的职场心理,你千万不要有
在职场里不能犯的3个思维错误,希望能对各位有一些启示。
1. 总想憋个大招,一鸣惊人
想要证明自己是好事,但证明自己也要讲究方法。职场不是一个逞英雄的地方,这里任何一项成就,都一定是团队合作的结果。单打独斗“憋大招”的毛病可不好。
即使你做出了一个漂亮的方案,憋出一个谁也没想到的大招,证明了自己的价值。可实际上呢?方案仅仅只是开头而已。接下来项目的执行,跟进,调整和优化,需要团队里每一个人的通力协作。事先不告诉团队,闷头搞出一份PPT来,里面的很多细节都没有和团队成员仔细商量过。万一大老板拍板去做了,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诸多做方案时没有想到的问题。这才是对项目的不负责任。
职场是一个以结果为导向的地方,但不是只以结果为导向。有些时候,我们也必须看重“过程”,以及“过程”对未来工作可能产生的后续影响。当团队能力的平均值和个人能力的绝对值之间产生冲突,我们应该把自己摆在哪个位置?不要脑袋发热,要三思。
2. 错把平台赋能当成自己的本事
尤其在职业生涯早期,个人能力和行业名声还没有成系统地建立起来。如果能够接触到好的机会,并不是因为你有多厉害,而是因为背后的公司和平台。
究竟哪些是因为背靠了大平台从而带来了机会和资源?又有哪些是依靠自身努力而发展出来的能力和优势?分清楚了这些,接下来需要考虑的才是:我是否需要一直依赖这个平台?我有哪些能力能够吸引其他的平台来找到我?如果脱离了这个平台,我可以做什么?
把这些问题想明白了,才是自我价值真正起飞的时候。这个道理,无论对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的人,都适用。在初期,我们大多数人都需要依赖平台,真正显著的差别出现在后面。有的人终其一生都在被平台所挑选,而有的人却可以开始挑选平台,甚至是自造平台。
3.你的出类拔萃真是因为自己的努力?
当在一个公司、一个职位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,却并没有看过更大的世界时,就如同井底之蛙:之所以能出类拔萃,是因为自身的“很努力”,还是因为周围人的“不那么努力”?
大多数人宁可重复使用着自己十几二十年的工作经验,也不愿意面对行业里日新月异的变化。可当你真正有机会进入到行业里顶尖的圈子中一窥究竟的时候,才发现这里的每个人都很有前瞻性。过去那些引以为傲的东西,在这里实在是稀松平常。
封闭的环境,看不到自己的局限。这其实是一种阻碍自我潜力的陷阱。脱离了环境“闭门造车”式的努力,都是空中楼阁。和平庸的人在一起只会让你更平庸。选对环境和优秀的人在一起,才是正确的思维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