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注力很强的人&容易开小差的人,本质差别在哪
每个人都会有走神的可能,那么自控力强的人与其他人的差别在哪里?
差在是否具备沉浸能力。
专注力强的人能够主动屏蔽干扰,选择需要的信息并沉浸其中,为此他们甚至会主动练习,这使他拥有了随时随地进入深度阅读和思考状态的能力。而能力弱者极易分心,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他们心神不宁。
用元认知来观察自己的注意力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,相信你可以轻易观察到这种现象:身体做着 A,脑子却想着 B。这些场景司空见惯,俗称分心、开小差,不过你可能根本不觉得这是个问题,甚至还对自己能一心二用而沾沾自喜。然而这种「做 A 想 B」的行为模式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,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徒生烦恼、渐生愚钝。
缺少感受的行动,就像失去灵魂的躯壳;缺少感受的人对凡事都心不在焉、视而不见、听而不闻。我们常在躯壳内装了一个混乱的灵魂,这个灵魂总是「做 A 想 B」:刷牙的时候走神,走路的时候走神,洗澡的时候走神……无时无刻不在走神。走神时,行动失去了感知,注意力也因为缺少了感受而无法形成反馈闭环,因此身体和动作开始不自觉地变得麻木或走形。分心走神还会造成拖延和低效,因为情绪总是滞后于行为,所以人们做事时进入状态往往很慢,需要情绪过渡。
我们可以试着让二者统一起来。做一件事情时全身心地感受这件事情,将注意力全部放在和当前事物相关的事情上。
通常我们无法一步到位。别急,就连时钟都是人类花了几百万年才发明出来。给自己点耐心,你练习的越多,就越纯熟。你可以先定一个5分钟的任务,这5分钟只专注于做一件事情。坚持下来后,逐渐延长任务的时间,最后慢慢地增加到30分钟。这样的训练每天可以进行多次,但要记住,一定要循序渐进。完成5分钟任务,休息2分钟;完成10分钟任务,休息3分钟……也可以训练时增加一些奖惩措施,完成任务奖励自己,中途放弃了给予惩罚,当然奖励和惩罚都要说到做到,这样才有监督的作用。
最后,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年代,你越专注、目标越明确,那么你付出的努力将越有切实的「获得感」。